孝敬老人的好儿媳——李爱花
发布时间:2018-07-06 本文作者:赞皇文明网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所颂扬。在赞皇县曲江村就有这么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日复一日的感动着周围的人,她就是大家争相传颂的孝敬婆婆的好儿媳——李爱花。
一提起李爱花,赞皇镇曲江村村民无不夸口称赞,都称她的家庭是村民学习的楷模,夸她是一个贤惠又孝顺的好儿媳。李爱花今年70多岁,她的婆婆赵玉兰99岁了。由于赵玉兰老人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李爱花便和婆婆住到了一个屋子里,悉心照料,一天三顿饭,都送到屋子里,亲自喂婆婆。赵玉兰老人心脏不好,不能走动,也不能多吃饭,稍微动一下,心脏就受不了。于是,李爱花每顿饭都精心做,捡好的做,无微不至。李爱花的公公1979年便去世了,丈夫在县医院上班工作很忙,她便独自一个人承担起了家里的所有家务,既要孝敬老人,又要照顾上班的丈夫,确保丈夫不能耽误工作,非常的辛苦。
婆婆现在99岁了,身体很不好,初期经手术治疗,病情大有好转,上厕所、穿衣服等小事基本能自理。但从2010年1月份到现在,她的病情又加重了,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大小便没有知觉,生活起居的重担就落在了儿媳妇李爱花的肩上。每天李爱花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婆婆穿衣服、穿鞋、洗脸。。
为了让婆婆多吃上几口饭,保证足够的营养,李爱花每天早晨,都会煮两个好嚼又有营养的荷包蛋,然后用羹匙一勺一勺的喂到婆婆嘴里,看着婆婆吃饱了,自己才去吃饭。赵玉兰老人逢人便讲:“就是亲闺女也不一定比我这个儿媳孝顺,不是俺儿媳,我早就过去了”。李爱花为婆婆端屎端尿,精心照顾,从不抱怨。特别是有好几次,赵玉兰老人身体极度虚弱,眼看就撑不过去了。李爱兰赶紧找医生,日夜照看,终于使婆婆转危为安。2007年,赵玉兰老人住进了省医院,由于丈夫和儿子工作忙,照顾婆婆的重担就落到了李爱花一个人身上,她白天要陪婆婆在医院里检查并做好护理,晚上还要陪床,就这样坚持了一星期,皇天不负有心人,李爱花的婆婆身体恢复的很快。
侍候老人不单单是给她一顿饭一件衣裳那么简单,最难的还是给老人擦洗,收拾屎尿。婆婆卧病在床,大小便根本就没有知觉,拉尿在裤子里那是常有的事,不但气味熏人,而且一收拾准的弄得满手都是屎尿的,最多一天她给婆婆擦过7次大便,她委屈的哭了,但她从来没有责备过婆婆,也从来没有不给她擦洗收拾,也没少喂过她一顿饭,她还变着花样的给婆婆准备吃的,在阳光明媚的日子,她就把婆婆抱到院子里,让她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虽然这样精心伺候,但婆婆心情不好的时候还是会拿她出气,发点牢骚。虽然受了不少委屈,但她没有丝毫责怪婆婆的意思,仍然一如既往的精心伺候病床上的婆婆。。自从婆婆生活不能自理,她坚持每天都给她洗2-3次手,经常给她洗头、洗床单、换洗衣服。在她的照料下,婆婆卧病在床这么长时间,身上从没生过褥疮。
她跟婆婆生活在一起30多年了,从她嫁过来起就一直把她当母亲对待,跟她建立了很深的婆媳感情,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孩子们也非常的孝顺,从来不嫌弃奶奶,一有空就给奶奶讲笑话逗奶奶开心。李爱花说:"作为一个媳妇,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要我婆婆过的开心快乐,全家人都和和睦睦的把日子过好"。她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面对人们的赞誉,她却总是不好意思地摇头笑笑,觉得她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她认为:孝敬老人是每个人的本分,身为父母要给自己的孩子做好榜样,谁都会有老的那一天的。,只要婆婆能身体好,活的开心,她心里就踏实了,多擦几次大便辛苦点又算得了什么呢?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老人病时间长了,就不招儿孙待见了,但是她却觉得照顾婆婆越久,心里越是牵挂她,越是放不下。她儿子见她很辛苦,便说,雇一个保姆照顾,她没有答应,不是心疼钱,就是觉得老人跟她在一起那么长时间,就跟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她要用自己的孝心来回报她,悉心照料她,让她幸福的渡过自己的余生。
李爱花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她的孝心却感染了周围的人们,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楷模。
上一篇: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