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身边的感动 道德的榜样
发布时间:2019-07-12 本文作者:赞皇文明网
上左:张雪松(右)和同事一起调试机器。 上右:王红心抚慰贫困学生。 下左:赵庆祥(前)带队更换高压导线。 下右:杨会芳正在给幼儿上个训课。 河北日报资料片 制图/见习记者 霍相博
一个好人就是一盏明灯,一个模范就是一面旗帜。日前,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审核确定了由各地和军队系统推荐的303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并进行集中公示宣传。其中,河北省10人入围。
河北省入选的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中既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先进典型,又有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优秀代表,他们是道德实践的榜样,以平凡中的伟大、平常里的崇高温暖人心,在全社会凝聚起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助人为乐献爱心
想在办公室踏踏实实采访宋美录并不是件容易事儿。作为张家口经开区卫生计生局副局长兼老鸦庄镇卫生院院长,群众来看病,总是先找他。
不管小病大病,宋美录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解答,把病人送到相应科室。“别人找到我,不帮我心里过不去。”
宋美录热心助人,多年来服务周边老百姓9万多人次;义务出诊近万次;还经常到社区,为空巢老人、五保户、困难家庭免费检查治疗……
宋美录为人称赞的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张垣之心”公益促进会理事长。“我们这个公益组织,是‘好事之人’的集合,是一个热心肠人的组织。”宋美录这样定义“张垣之心”公益促进会。
2008年,机缘巧合下,“热心肠”的宋美录牵头组建了张家口“张垣之心”公益促进会。11年来,累计组织大型公益活动426场,提供爱心物资总价320余万元,助残、助学、助老资金163.4万元,长期结对资助的贫困生656名;参与志愿服务累计2.3万人次,提供志愿服务总时长31万小时。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得的是多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沧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政治处主任王红心就是这样一个人,29年来,她始终奉献社会,服务群众。她帮助贫困学生500多人,帮教失足青少年200多名。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2010年,王红心发起成立“红心志愿服务队”,凝聚社会各界爱的力量,帮助贫困学生600余名,并先后组织助学、普法等活动300多次,捐助款项100余万元,扶助困难群众7万余人,被评为“河北省十大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挺身而出勇担当
有坚守数载的平凡奉献,也有瞬间迸发的勇气义举。“你要干什么!把刀放下!”2018年9月,无极县东中铺菜市场,发现歹徒手持匕首抢劫行凶,退役军人吕保民挺身而出与歹徒斗争。
歹徒挣扎中疯狂乱刺,吕保民搏斗时被刺中5刀,但他仍不畏惧,和周围热心群众一起将歹徒制服。“就是一瞬间的本能反应,根本没想着害怕这回事,因为当时市场上人很多,就想着不要让他再持刀伤害其他人。”事后回想,吕保民说得云淡风轻。
“身在市井,未曾放下心中豪情。曾经军旅,岂容凶残闹市横行。”今年2月,吕保民入选“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以后遇到这种事我还会挺身而出!”吕保民坚定地说。
退伍不丢军人勇。危急时刻,同吕保民一样,省委巡视组副处级巡视专员王进才总是毫不犹豫挺身而出。
王进才当过23年兵,转业几十年,始终把遇到危难的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始终把帮助别人、见义勇为当成人生最大的快乐。他多次面对持刀威胁的小偷从不退缩,在高速公路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救助车祸受伤群众。仅2016年以来,就救助了10名因车祸受伤人员,先后荣获河北好人、河北省见义勇为模范、中国好人等称号。
“做好事是我最大的快乐,能帮助别人,我感到很高兴。”王进才这样诠释自己做好事的动力。
用行动诠释诚信
一件事,一辈子。秦皇岛“党义志愿服务队”原负责人沈汝波1978年入伍就许下“一生要做10万件好事”的诺言。
39年来,沈汝波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初的誓言,即使在身患癌症期间也没有间断,他将每件举手之劳的小事都认认真真做好,捡垃圾、扫楼道、巡小区、清广告、掏水井等。2018年6月,沈汝波因病去世。他一生中做了11万余件好事。
“我愿做小小萤火虫,用微弱的光照亮周围的人。他们快乐,我也快乐。他们幸福,我也幸福。”在沈汝波的墓碑上,刻着他生前最喜欢的这句话。
在丰宁满族自治县,提起当地的爱心人士,不少人最先想到的是今年52岁的丰宁顺达集团董事长、胡麻营乡河东村党支部书记王福国。他致富不忘回馈家乡,践行帮助乡亲们富起来的铮铮诺言,积极投入扶贫攻坚事业。
十几年里,他先后向扶贫助困事业捐助两亿多元,用于解决群众生活、出行、上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累计投入上亿元,用于带动企业周边村庄百姓致富,改善群众生产和生活条件。倾心扶贫助困事业的王福国,先后获得河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河北省支持老区建设先进个人、河北省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殊荣。
爱岗敬业作表率
干一行,爱一行。邢台供电公司配电抢修一班班长赵庆祥曾是一名军人。1999年,他从部队转业到邢台供电公司成为一名抢修人员。20年他扎根配电抢修一线,参与抢修排险4万余次、行程16万公里。
爱一行,钻一行。赵庆祥主导参与研发QC(质量控制)成果12项,10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去年以来,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共产党员服务队优秀队长”“劳动模范”称号,先后荣登“河北好人榜”“中国好人榜”,荣获河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穿上工装护卫光明。”赵庆祥以担当和奉献精神,把工作做细、做好、做精,成为千家万户的“光明卫士”。
今年46岁的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铝合金厂高级技师张雪松身上贴满了“标签”:“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标杆”、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而他说,一切荣誉都抵不过“金蓝领”三个字的分量。
凭着对工作朴素的热爱,多年来,张雪松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把一桩桩小事干到了极致。他在高速动车组生产中敢为人先,开展技术革新109项,制作工装卡具66套,形成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导书72项,摸索出铝合金车体生产的各种技术参数,作为公司首席技能操作专家、数控装调维修工高级技师,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把“中国工人创造”写在了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史上,工作室被命名为“张雪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孝老爱亲传美德
“张志旺真是个大孝子。”在衡水市冀州区码头李镇,提起张志旺,没人不称赞。
张志旺曾是一名军人,在部队表现优异,曾荣获“优秀士兵”“优秀班长”荣誉称号。1995年,父亲病逝后,为照顾母亲他退伍返乡。
从1998年开始,张志旺的母亲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张志旺便每天带着母亲上班。2016年9月,张志旺母亲哮喘病复发,为了能筹钱给老人治病,他卖掉了房子。
张志旺不仅尽心尽力照顾母亲,还承担着照顾二哥、二嫂的重担。二哥弥留之际,他承诺给二嫂养老送终,悉心照顾二嫂直至离世。此外,他热心帮助他人,无偿资助贫困学生,收留迷路老人,协助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
曲周县幼教特教中心老师杨会芳从小家庭贫寒、生活困苦,6岁就承担起照顾生病的父母的重担,18岁时曾“带着父母去上学”。
历经苦难,向阳而生。如今,25岁的杨会芳是曲周县幼教特教中心的一名老师,因孝老爱亲,表现优异,近年来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河北省自强之星”“河北省优秀共青团员”“河北省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
“行健不息,她带着梦想求知,唱响自立自强的最美乐章;心存感恩,她是博爱的承载者、传递者,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这是今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仪式上,评委会给杨会芳的颁奖词,也是对她的褒奖。
(来源:河北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