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原村老土布“哼”响致富经
发布时间:2019-07-05 本文作者:赞皇文明网
传承老手艺找到致富路
“吱扭吱扭”“咣当咣当”……纺车和织布机的声音在屋子里响起,白发苍苍的老人正熟练地操作着这些“老物件”。有节奏的声响,让人恍如回到过去。
崔雪琴出生在织布世家,对传统织布老手艺有着深厚感情。2005年,在母亲的点拨下,崔雪琴打起家乡老土布的主意。2006年,靠着7架手摇纺车、5台木结构织布机,崔雪琴开始经营起自己的土布生意,销路还不错。老土布受到市场认可,崔雪琴的信心也更加坚定。为更好传承手艺,带领乡亲们致富,2007年,崔雪琴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
来到土布生产车间,数十架纺车依次排开,投梭、拉扣、踩踏板……在“织娘”们熟练的操作下,条纹醒目的老土布如同变魔术般生产出来。据介绍,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生产一匹土布需要经过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栓布、织布等大大小小70多道工序。这么多工序,如何保证质量?经过多年摸索,2012年,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企业标准诞生。在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企业标准的基础上,2015年,河北省手工土布面料地方生产标准诞生。
文化产业园占地总面积326亩,总建筑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集绿色农业观光采摘、土布文化博物馆体验、住宿休闲、生产加工等产业于一体。博物馆内70多年前的文件、100多年前的织布机、300多年前的土布收纳柜等物件,都见证着原村土布的历史与变迁。
据了解,该产业园项目建设过程中共流转土地400亩,帮助29户贫困家庭实现稳定增收;施工过程中,帮助21户贫困农民直接增收30多万元;正式开园后,还将依托当地浓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合作社+产业园+文化+旅游+基地+农户”的文化产业,并结合周边景区开辟原村文化休闲旅游精品路线,进而让更多贫困户实现就业与增收。
“看着合作社更上一层楼,大伙儿心里高兴,我们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村民刘保群说出了当地村民的心声,大家都对文化产业园的未来充满期待。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下一篇:“唐相主题公园”正式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