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赞皇县2020年“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发布(二)
发布时间:2020-07-22 本文作者:赞皇文明网
马佳雨,女 ,2003年7月30日出生于张楞村,是赞皇职教中心学前教育18-1班学生,母亲二级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家庭生活困难,是赞皇县低保贫困户。贫困的家庭环境并没有让她形成不好的习惯,反而激励了她的成长,养成了开朗、乐观向上的心态。
她尊敬长辈 、孝敬父母。对事从不拖延,坚持独立完成,是她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只要周末回家,就会包揽力所能及的家务。正是她的乐观、付出,家中充满着欢乐、和谐。她曾经在一本古书上看到:古人把孝顺父母归纳为“尊亲、弗辱、能养”三层次,尊亲是孝道的最高层次,弗辱其次,能养最低。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体现。这就好比树木有根才能枝繁叶茂,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基本品质,无论拥有多少才华和学识,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这些话时刻提醒着她如何去面对这个家。奶奶患高血压不能做太多的事情,她深知老年人年轻时候为家庭吃过苦,现在她们年纪大了,劳动能力降低,应该是享福的年纪了,因此她时刻把奶奶放在心上,不仅如此她还关心着身边的老人,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出了名的听话,热心肠。
父亲为维持家中的日常生活,一直专注打工,忙于工作,家中不能顾及太多。父亲告诉她生活有多么艰辛,要学会独立,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父亲在她的成长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对她的人生有着极大的影响。父亲对母亲点点滴滴的照顾就像明亮的灯塔始终照耀着她,父亲是她人生的导师,是这个家庭强壮的脊梁。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在家的时间也充足了许多。一线工作人员的牺牲、病人的离世让她知道了生命的短暂,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她觉得家人比什么都重要,要好好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生活中她对家人细心的照顾和付出,让她体会到了成年人的辛酸和不易,在别人的眼里她和同龄人不一样,成熟是她的标签,但她觉得这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并且做的还远远不够。
这个家庭虽然生活条件不是很富裕,但是在她的心中,她从未后悔父母让她来到这个家庭,她感恩父母生命的赐予,感谢父母教会她对长辈多一份关怀,多一句问候,尽孝心,重人伦,付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