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百年】老区赞皇党史故事 51 不朽丰碑
发布时间:2021-04-29 本文作者:赞皇文明网
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批又一批赞皇健儿踊跃参加人民军队,在民族解放的铁流中抛头颅、洒热血,驰骋东西、纵横南北,留下了一段段精彩传奇的战斗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壮歌。
抗日战争时期,赞皇约有5000余名爱国青年参加八路军129师和太行军区各部队。解放战争时期,除牺牲的抗日烈士外,这批经过战火考验的坚强战士,依然在为解放全中国而奋勇战斗。同时,又有大批赞皇青年相继报名参军,不断为人民军队注入新鲜血液。随着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历年参加革命的赞皇籍战士大部分编入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二野战军),主要集中在三纵、六纵和九纵,华北野战军第十三纵队等部队也有部分赞皇籍战士。
曾任太行军区警卫排长的张义群(前排左一,赞皇县北赵峪村人),曾在涉县王堡村敌机空袭中圆满完成了保卫朱德总司令的任务。 在淮海战场浴血奋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又一路随军解放大西南的的解放军战士李禄孝(前排左一,赞皇县大河道村人)。 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广大赞皇籍指战员相继参加了白晋战役、上党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平汉战役、陇海战役、石家庄战役、鲁西南战役、大别山反围剿、襄樊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挺进大西南等一系列重大战役。在河北,在山西,在平津、在山东,在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云南、贵州、四川、西康等省市,都活跃着赞皇健儿英勇顽强的战斗身影,凝结了他们用鲜血染就的红色印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1946年5月,时任华北野战军十三纵团长的窦云亭在山西省阳泉车站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35岁。1948年1月6日,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9旅26团团长的赵玉亭在安徽省太湖县李家店战斗中光荣牺牲,时年33岁。两位烈士是赞皇在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级别最高的军事干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有 1000余名赞皇籍解放军指战员血洒疆场,为国捐躯。 赵玉亭烈士遗像。 赵玉亭(1915—1948),河北省赞皇县西泽村人。乡村师范学校毕业,任过教员。1937年9月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连、营长,军分区敌工站分站长,侦察股长,副团长、团长等职。任三纵队九旅二十六团团长时,率部队挺进大别山。1948年,该部与二十五团奉令解放太湖县城,1月25日夜部队行至黄镇李杜店时,与国民党整编二十五师一零八旅遭遇,发生激战。快要歼灭敌人时,国民党军增援部队赶到,赵玉亭奉命堵击,争夺制高点。双方激战一整天,赵冲锋在前,顽强战斗,不幸中弹牺牲。 窦云亭烈士证。 淮海鏖战,见证了赞皇健儿的英姿。1948年11月8日,长期从事地下工作的华诚一(赞皇县东阳泽村人)在陈毅、谭震林直接领导下,组织了国民党33集团军何基沣、张克侠将军的战场起义,对战役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12月15日,时任第二野战军3纵7旅警卫连班长的薛振英(赞皇县嘉应寺村人),在淮海战场带领一个小组,活捉敌十二兵团司令黄维,为战役结束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解放大西南,记录着赞皇健儿的传奇。1949年12月,在四川省大邑县战斗中,时任12军102团3营7连副指导员的王银虎(赞皇县鲍家滩村人),带领11名战士勇闯敌营,生俘敌军2000余人,缴获满载军用物资的卡车29辆,被西南军区授予“智勇双全的特等杀敌英雄”光荣称号。 带领战士活捉黄维的薛振英及活捉黄维的锦旗。 给部队做战前动员的战斗英雄王银虎(站立讲话者)。 “川滇未洗马,应召志愿军。不书英雄榜,便涂烈士碑。”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一大批赞皇籍志愿军指战员先后入朝作战,用鲜血和生命保卫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是在举世瞩目的上甘岭战役中,一批战斗在志愿军15军和12军的赞皇健儿坚韧不拔、视死如归,在血与火的炼狱中展现了赞皇风采。 在上甘岭战役持续的43天中,时任志愿军第15军参谋长的张蕴玉(赞皇县武昌村人)三上五圣山,对战役指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反复争夺的最初阶段,他第一次登上五圣山了解战况,强调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在向秦基伟军长汇报后,军部作出了由反复争夺转入坑道斗争的决定,兵团指挥部指示由张蕴钰到五圣山统一指挥。于是,他第二次登上五圣山,在前线统一干部思想,为战役作了具体与直接的准备。经过精心布置,15军以雷霆之势予敌反击,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战役后期,他第三次登上五圣山,经过战场观察和敌情判断,向军部提出了结束战役的建议,并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 张蕴钰(左三)与秦基伟(左二)在上甘岭战役指挥所。 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据不完全统计,赞皇籍50多个村的67名指战员光荣牺牲,荣立二等功者21人,荣立三等功者120余人。其中,时任第15军45师135团7连连长张计发(赞皇县都户村人),在历次战斗中先后荣立特等功4次、一等功2次,他带领的7连在上甘岭战役中荣立集体一等功,被授予“攻的勇猛,守的顽强”军政双胜先进连队。1953年,导演沙蒙在朝鲜战地采访张计发,以他为原型编导了著名电影《上甘岭》,塑造了英雄连长张忠发的艺术形象。起源于抗战时期赞皇独立团3连的135团6连,涌现出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被命名为“黄继光连”。时任志愿军12军106团1营指导员的王银虎,率部血战上甘岭28天,战后最后一批撤离阵地,被选为“我们最可爱的人”归国代表,向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汇报抗美援朝战绩。 黄继光连连队建制序列演变表,记载了这一英雄连队从赞皇诞生和成长,到上甘岭名震天下的英雄历史。 上甘岭英雄连长张计发(中)与战友在朝鲜合影留念。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战斗英雄王银虎(中间步行者左二)最后一批撤离阵地时受到战友们热烈欢迎。 回顾赞皇人民的革命历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战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舍生忘死、不屈不挠,前仆后继、义无反顾,以无畏的流血牺牲和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不懈斗争,定格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一座座屹立不朽的历史丰碑。 (文章作者:张子延)
1948年11月19日,时任晋察冀军区4纵10旅30团8连排长的常孟兰(赞皇县北竹村人),奉命带领7名战士,在延庆县桑园镇执行阻击任务,以军号声为信号转移。经过异常惨烈的战斗,阻击任务圆满完成,但军号始终没有吹响,7名战士全部牺牲,常孟兰与部队失散。此后48年,为了那一声军号,常孟兰历尽艰辛,一次又一次执着地寻找部队……2007年,以常孟兰为原型的《集结号》上映,将他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