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简报第5期
发布时间:2021-04-07 本文作者:赞皇文明网
精神文明建设
第5期
中央文明办 2021年3月10日
〔贯彻落实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精神〕
黑龙江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七大行动
广西系统性谋划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四川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六项重点任务
黑龙江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七大行动
黑龙江省文明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精神,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实施七大行动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文明实践拓展行动。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总要求,确定4个重点联系县加强工作指导,打造龙江文明实践“第一方阵”。召开工作推进会,组织市县交叉调研,挖掘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举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专项培训班,推进“8+N”志愿服务队伍全面铺开,促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
二、文明城市达标行动。以“文明”带“提名”、以省会带周边、以市域带县域,推动各地对标对表,重点解决盲区死角、治理滞后等问题。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闭环督办体系,全面推进大庆市、伊春市、绥芬河市各项整改任务落实。组织召开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动员会,举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培训班,开展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交叉互检,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三、基础创建提升行动。制定《黑龙江省文明单位动态管理办法》,开展第二十届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评选表彰活动。把创建延伸到社区、农村、乡镇、街道,拓展到各职能部门,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培育基础创建“细胞”,不断夯实文明根基。
四、道德典型选树行动。开展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推荐、省级道德模范选树、“龙江好人”命名以及首届省级“诚信之星”选树活动。以“德礼满龙江”为主题举办“百名道德典型百场报告”活动,组织各级道德典型深入基层开展宣讲。组织开展“我心向党”好人实践活动,开设“百位好人、百个故事”“百位好人、百句祝福”等专栏,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五、志愿服务赋能行动。推进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枢纽建设工程,推动建立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分会,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建立省志愿服务基金会专项基金,试点运行“时间银行”“关爱志愿者行动”等激励回馈机制。培育“龙江有我 志愿同行”“百姓宣讲”“乡村志愿行”等项目品牌。
六、文明新风培育行动。广泛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行动,积极推进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文明观赛行动,推动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立法专题调研,制定出台《黑龙江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着力培养市民文明行为、文明习惯,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七、少年明德守礼行动。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作用,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形成“携手育人、共同树人”合力。以“花开向阳”为主题,深入开展“清明祭英烈 传承红色基因”“我劳动我快乐”“童心向党”歌咏比赛以及“向国旗敬礼”等主题活动,开展“新时代龙江好少年”评选宣传等,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广西系统性谋划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办强化系统性观念,从文明风尚、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三个方面持续用力,推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呈现新面貌、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一、深化文明风尚培育行动。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自治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志愿服务条例,积极选树宣传“八桂楷模”、“最美”系列人物等先进典型,推动各地建立“好人馆”。做好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第六届自治区道德模范评选推荐表彰工作,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和礼遇帮扶。开展文明守礼、垃圾分类、爱国卫生运动、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等教育实践活动,办好《八桂新风行》广播电视专栏。
二、推动文明实践提质增效。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乡村振兴贯通融合,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惠民、科技科普、健康体育、关心关爱等“我为群众办实事”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创新工作案例征集,打造文明实践精品范例。推动企事业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地方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联建活动。搭建全区统一、使用便捷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实现志愿服务需求、项目发布和志愿者、志愿组织等信息在“一张网”上对接联通。
三、确保文明创建常态长效。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 共建共享文明城市”系列主题活动。开展自治区文明城市年度测评,落实负面清单制度和停复牌管理规定,提高文明城市含金量。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加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推进移风易俗,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推进乡村规划、厕所革命、垃圾治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加强动态管理,推动行业系统和非公组织文明单位创建持续深入,不断完善行业规范、涵养职业操守,提高服务水平。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结合寻找“最美家庭”、评选“星级文明户”,做好文明家庭创建分类指导和日常管理,组织文明家庭代表、家庭教育专家开展好家风好家教好家训巡讲活动。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和“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美育教育以及“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
四川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六项重点任务
四川省文明办认真落实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部署,明确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六项重点任务,切实把工作做深入做扎实。
一、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加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用好“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推进“青年讲师团”计划,开展“强国讲堂”“学用新思想,开启新征程”等学习宣传活动。协调组织“十三五”成就和“十四五”开局宣传,开展基层理论宣讲大赛。
二、广泛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传教育。推动开展“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重大主题宣传,推出系列专栏、采访和专题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编辑《中国共产党四川100年简史》《四川党史人物传》等读物,组织开展“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等宣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精心打造一批献礼文艺作品和主题出版物,举办《歌声嘹亮》文艺汇演,开展“对党说句心里话”现场讲述活动、“颂歌献给党”歌咏活动、“童心向党”乡村学校少年宫才艺展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开展“中国梦·劳动美”“百千万巾帼大宣讲”等系列活动。加强重点领域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评选表彰第七届四川省道德模范,按季度举办“四川好人榜”发布仪式,组织道德模范事迹基层巡演、“好人故事进基层”文明实践宣讲,研究制定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好人评选管理办法。组织“青春献给党 红心向祖国”“向国旗敬礼”等未成年人德育主题活动,举办红色夏令营。
四、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确定一批县(市、区)开展省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推动修订《四川省志愿服务条例》,开展“文明实践走进千家万户”“爱成都 迎大运”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巩固提升“四川志愿·携手圆梦”“天府银龄”等项目品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倡导社交文明 加强公共卫生”倡议行动。实施四川好网民工程,持续推进网上“扫黄打非”。
五、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制定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2021-2023年发展规划。举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培训班,推进县级文明城市全域创建,开展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十大行动和藏区彝区移风易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深化行动,编写重点行业先进典型案例,引导各类非公组织开展创建活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开展“最美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等细胞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文明校园创建先进学校,开展文明风采展示活动。
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推动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修订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标准。启动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实施中心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工程。深化“文艺进万家”“科普大篷车”“三下乡”活动,开展“百城千乡万村”全民健身运动。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开展四川省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教育平台,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新建一批全省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传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