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百年】老区赞皇党史故事 05 槐河保卫战
发布时间:2021-03-10 本文作者:赞皇文明网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8月初,时任国民党赞皇县长肖鹤延闻风南逃,政府解体。生死存亡之际,在中共直中特委组织部长傅贯一和中共赞皇县委书记马芳庭的领导下,中共赞皇县委提出“反对南逃,一致抗日”“誓死不当亡国奴”“武装保卫赞皇县”的口号,并贯彻党关于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政策,争取县内武装力量抗日。党员张适如通过在警察局的影响,动员警察七八十人抗日;县委书记马芳庭利用同保安队队长于珩的个人同学关系,争取保安队抗日。经党组织与保安队队长于珩斗争、谈判达成协议,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1937年10月10日,日军攻占石家庄。
10月10日,国民党32军保卫石家庄失利,日军占领石家庄。同日,赞皇县保安队与警察武装合并,建立了四百多人的赞皇抗日义勇军,于珩任大队长,傅贯一、马芳庭分别任政治部正副主任。不久,侯如墉(赵县人)带领元氏、获鹿等县保安队、壮丁队、警察队到达赞皇,并与赞皇抗日义勇军合并,编成“华北抗日义勇军”,队伍成立后于大河道等村庄整编驻防。10月15日,日军过境进攻娘子关,赞皇县城第一次沦陷。10月23日,日军完成娘子关战斗后撤走,义勇军转移至县城驻防,准备打击来犯之敌,武装保卫赞皇。
赞皇县城略图
10月26日,日军109师团11旅3团昔阳支队再犯赞皇,企图过境直扑山西同蒲路中段,切断太原国民党军队南撤退路。当日,日军出动百余人,汽车四辆,从元氏出发进犯赞皇县城。义勇军作出布置,严阵以待。当日军行至县城东北方向槐河龙门桥上时,义勇军突然发动猛烈袭击,敌人受阻后调出一辆汽车和三四十人兵力,沿槐河向西冲击,企图迂回包抄义勇军后方,但过河之际,又遭到早已埋伏在城西部队的截击。乘此机会,我城头部队居高临下,集中火力猛烈射击。敌人处在两股火力交叉点上,当场留下九具尸体和四辆汽车,狼狈逃回元氏。次日,日军再次集中兵力攻打赞皇城,义勇军于龙门桥再战。敌人再次遭遇惨败后,火烧江洞村民房大部,逃遁。
日军向赞皇进攻途中(来源于日军《支那事变画报》)
槐河战斗是在八路军主力部队未到赞皇之前,在我党的推动下,实行国共合作所进行的一次胜利战斗,是中共赞皇县委认真执行统一战线政策的结果。这次战斗的胜利,有力驳斥了“战亦亡,不战亦亡”的悲观论调,极大鼓舞了赞皇人民的抗日热情,使赞皇人民第一次看到了抗日军队,第一次听到了抗日的枪声,第一次亲眼看到不可一世、耀武扬威的日军在赞皇的槐河之滨被打败的现实,医治了“恐日病”,增强了抗日必胜的信心,对于后来赞皇抗日武装的迅速建立和抗日运动的蓬勃兴起,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0月28日,日军再次集合重兵进攻赞皇,抗日义勇军鉴于敌众我寡之势,主动弃城,赞皇县城第二次沦陷。
日军岩久部队占领赞皇县城(来源于日军《支那事变画报》)
(文章作者:张子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