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建党百年】老区赞皇党史故事 08 “狗大队长“的旗帜

发布时间:2021-03-14  本文作者:赞皇文明网 

     1937年11月初,八路军129师骑兵团到达赞皇,开辟冀西抗日根据地。经骑兵团请示129师首长,拿出缴获的部分武器弹药,帮助以傅贯一和董月三为首的赞皇党组织,动员抗日群众,着手组建完全由党领导的抗日游击大队。


      动员工作一经启动,赞皇人民奔走相告:“闹吊头税、闹暴动的傅先生和董先生,挂出共产党的牌子,拉队伍抗日了!”很多青壮年踊跃报名,仅仅一天多的时间,就拉起来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11月上旬,在骑兵团的支持下,赞皇县抗日游击大队在院头镇成立,很快由129师师部命名为“八路军129师独立第一大队”,由董月三同志担任大队长,傅贯一同志任党代表,骑兵团派出老红军彭玉明同志任教导员。独立大队成立后,积极配合八路军开展游击战争,扩大抗日宣传,镇压土匪恶霸,打击日寇汉奸,破坏铁路交通,帮助各地建立抗日武装和抗日政权,活动范围包括冀西地区的赞皇、高邑、元氏、获鹿、井陉、临城等县,很快形成了声势,扩大了影响。


图片

1938年,董月三同志(左),与游击队副大队长周子平同志(中,赞皇县西阳泽村人),游击队赵玉亭同志(右,赞皇县西阳泽村人)于元氏南佐合影。


董月三(1907-1991),赞皇县牛山沟村人。赞皇早期党员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历任赞皇县游击大队队长,129师独立第一大队队长,晋冀豫省委党校大队长,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科长、代理部长、冀西敌工站秘书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中共高邑县委常委、公安局长,太行专署秘书,井陉县委常委、副县长、代县长等职。石家庄解放后,历任华北供应局科长,“恒大”公司经理,石家庄市建设局局长、党总支书记等职。


      1937年12月3日凌晨,骑兵团北马村大捷,随即日寇展开报复,屠杀无辜百姓。董月三同志带领游击队分散袭扰,吓跑了敌人,解救了群众。被救群众传说是老天爷保佑,神兵天将下凡,成为一段佳话。


      1938年1月2日,游击队摧垮临城梁村维持会,召开公审大会惩处汉奸,随即成立抗日救国会。


      1938年2月上旬,游击队火烧元氏孙村铁路桥。


       1938年2月中旬,游击队在获鹿县南铜冶连续开展宣传集会,帮助获鹿县发展抗日力量。


       1938年2月28日夜,游击队通过铁路工人做内应,在高邑东梁庄破坏平汉铁路,造成日寇军车出轨,铁路瘫痪。


       1938年3月,游击队配合骑兵团发起临城祁村战斗,消灭反动武装“冀南抗日自卫军第一师”,俘虏二三百人,缴获步枪一百多支。


图片

 董月三同志一生留下的50多本日记,记录了他的革命生涯。


      由于董月三同志乳名“狗小”,又在抗日斗争中赢得了很高的声誉,“狗大队长”的威名不胫而走,成为冀西抗战的一面旗帜。日寇发出悬赏:活捉董月三赏五万元大洋,提头来献赏三万元大洋!敌人的威胁不但没有让董月三同志害怕,反而成为他开展斗争的武器。一次,游击队在高邑万城向地主老财筹集公粮,地主们推托没钱,董月三同志诙谐地说:敌人不是让你们捉拿我吗?你们把我送到城里,不就发财了吗?地主们面面相觑,只好出钱支持抗日。


       在战斗中,独立大队很快扩大到一千人,分为七个连和一个骑兵排,频繁战斗在冀西,有力打击了日寇汉奸,为冀西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独立第一大队并入129师385旅独立一团,成为八路军主力部队。


图片

石家庄解放后第一任市委书记毛铎题赠董月三同志


(文章作者:张子延)